回首市场,浅析唐山钢坯走势
从产业及政策看,当前供给过剩依旧存在,高产能之下仍存在高风险,但随着行业亏损面的持续,资金溢出现象会增加,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出台,未来可能会引起供需结构调整,价格下跌空间不大。
基本面简介及数据分析
(一)钢坯行情回顾
钢坯自2012年以来主要的趋势波动如下:
第一阶段(2012年1月~2012年5月)价格先抑后扬,再次小幅回落,在3650~3800元/吨区间震荡,未形成明显的趋势;
第二阶段(2012年5月~2012年7月)下跌趋势形成,价格在犹豫中由3650元/吨下跌至3500元/吨,前期震荡平台下移,形成新的下跌平台;
第三阶段(2012年7月~2012年9月)恐慌性重挫,价格跌破3500元/吨的平台低端之后,下跌趋势加快,在迅速跌破3000元/吨之后引发恐慌性的抛盘,价格最低跌至2700元/吨左右;
第四阶段(2012年9月~2012年10月)报复性反弹阶段,价格由2700元/吨快速回抽,一路拉升600元/吨,在3300元/吨获得平衡;
第五阶段(2012年11月~2012年12月)钢坯先抑后扬,经过前段的拉升之后,11月份价格回撤上涨幅度的50%,一度跌至3000元/吨整数关口,而后在其他商品带动下,再次拉回3300元/吨左右;
第六阶段(2013年1月~2013年4月)价格保持在3200~3400元/吨区间震荡,一度钢坯被作为市场上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种,市场大量囤积库存,结果再次验证价值洼地不一定安全的道理,供需市场才是价格的真谛;
第七阶段(2013年5月至今)跌破3200元/吨的震荡平台下沿之后,新的下跌趋势打开,资金压力下市场快速进入去库存化的过程,高库存风险逐步得到释放。
(二)钢坯的生产成本
钢坯在2012年上半年市场平均利润在20元/吨左右,下半年平均亏损20元/吨左右。在进入2013年以来一直维持着产业链持续亏损的局面,平均亏损在200元/吨左右。近期随着原料市场的下跌,盈亏面有所改观。
2013年以来,钢坯在亏损面如此严重的情况下,库存大量上涨,而大量的库存并未直接进入终端市场,市场主要以套利资金介入为主。节后特别是进入5月份之后,资金还款压力之下,前期囤货的资源进入快速消化过程,在本来疲弱的市场需求下,开始步入快速的以价换量的去库存化过程。
(三)唐山钢坯的库存
唐山钢坯市场在2012年下半年整体市场库存大致在50万吨以内,50万吨是市场快速流转的合理库存,对市场价格及需求影响不大。
进入2013年之后,随着铁矿石等原料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,钢坯市场陷入价值洼地,持续扩大的亏损面引发资金不断进场囤货,库存节节攀升,一度达到近200万吨的库存。高库存即预示着高风险,节后随着钢铁产业链整体的下行趋势,钢坯价格一路缓慢下行,在5月份还款压力下加剧市场的去库存化。
行情的影响因素分析
钢坯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三方面考虑:
宏观大环境,钢坯作为工业粮食钢铁的上游,同样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,大的趋势深受宏观环境的影响。
宏观环境中尤以资金政策为主,钢坯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资源行业,宽松或者收紧的货币政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。
行业方面,主要受原料与钢材市场双面影响,原料市场价格上行,会增加钢坯的生产成本,助推价格的上涨;而钢材作为其终端产品,市场的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更甚。
自身方面,钢坯的产能及库存量,特别是轧材的开工情况,对价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。
走势展望
从价格区间看,当前钢坯的价格3000元/吨属于历史低位区间,属于价值区。去年钢坯市场最低价2700元/吨为恐慌性的低点,不具有可比性,去年市场低位实际主成交区在2800元/吨以上,钢坯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,最低价也在2800元/吨左右,因此,2800元/吨左右风险小于机会。
从宏观看,中国经济在新政府持续的决心下,上半年一直处于结构性调整的下跌趋势,挤压泡沫,打压过剩产能,完成结构调整成为新政府的目标,但也增加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。中长期连续不断的下挫之后,政府的政策挤压空间及意识开始调整。经济的稳定应是每一届政策追求的基本方向。因此,从宏观环境看,结构调整未完,但继续打压空间有限。
从产业及政策看,当前供给过剩依旧存在,高产能之下仍存在高风险,但随着行业亏损面的持续,资金溢出现象会增加,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出台,未来可能会引起供需结构调整,价格下跌空间不大。钢坯是具有投资价值适合波段操作的品种,低位时,特别是库存降低至合理水平后,适当的逢低增加一些库存是具有可操作价值的。
基本结论
结合市场变化情况,在经济面、政策面和产业面相对配合的前提下,下半年钢坯逢低积极考虑买入机会,加大市场操作力度,并且加强价位库存管理制度;其次,寻找趋势性机会,积极寻找短期交易性机会。(河北物流金属经营管理部)